一文介紹血管繞道手術

如果你有心絞痛,那很有可能你已經患上心血管疾病。有些病人情況很嚴重的時候才去找血管外科醫生,醫生當刻就建議做血管繞道。血管繞道手術的目的,就是幫病人恢復正常的冠狀動脈血流,防止病人因血管閉塞而導致腦中風。這個手術主治左主冠狀動脈阻塞、多條血管阻塞和心房功能失常等病症。在血管繞道手術中,血管外科醫生會用以下兩種方式,在冠狀動脈阻塞處重新調整血流:

  1. 移除一條隱靜脈,重建血流。

隱靜脈對下肢的血流沒有太大影響,所以摘除這條血管也無傷大雅。移除隱靜脈後,醫生會將隱靜脈的一端,接駁到主動脈上冠狀動脈的入口,而另一端則連接到冠狀動脈阻塞處。這樣,血流就能繞過阻塞處,然後主動脈就直接將血液送至下游的冠狀動脈。

  1. 主動脈分支出來的動脈,可取其中一條作為繞道血管。

醫生會用內乳動脈(或稱內胸動脈),搭建繞道血管。這跟第一種方法截然不同,醫生不會徹底移除動脈,而是將動脈的下半段從胸內壁移除,然後將其接駁到冠狀動脈阻塞處的下半端。這樣的話,血流就會從主動脈正常流出,並繞道至冠狀動脈,不再流往胸壁內壁。不過,即使內乳動脈做了分流,胸壁內其他動脈仍足以提供足夠的血量。如果病人有多處血管阻塞,醫生會用隱靜脈分成數段,或從雙腿摘取多段隱靜脈作為繞道之用。